时间: 2025-04-20 03:32:59 | 作者: 炉灶
1991年12月26日那天,克里姆林宫的上空冷得让人直打哆嗦,天色阴沉沉的,北风卷着细微的雪粒在空中打转。那面标志着苏联光辉的红旗,从前高高飘扬了69年,现在却在风中一点点降下来,红底上的镰刀锤子图画在下落时悄悄晃动,直到完全触地,被几个穿戴厚大衣的工作人员当心收起。
就在这场崩溃的余波还没散尽的时分,到了第二年3月,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府开端着手处理一些急迫的业务,其中就包含边境问题。那时分,珲春市边境上的一片9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正式交还给了我国。
这片土地不算大,反正也就几公里,地势多是丘陵和平整的草地,夹在两国鸿沟线上,周围还有一条细细的小河淌过,河岸边零散长着几丛芦苇。交代的进程很简单,几页文件在两国官员手中传来传去,签字盖章后,地图上的一小块区域就换了色彩。
这片土地的回归,在其时简直没掀起什么大动态,究竟那会儿俄罗斯上下都忙着敷衍更大的费事。1992年头的莫斯科街头,商铺货架空荡荡的,面包和马铃薯都得排长队才干买到,卢布贬值得像纸片相同,工厂罢工的声响比开工的还要响。
叶利钦坐在克里姆林宫的工作室里,桌上堆满了陈述,窗外偶然能看到几个裹着围巾的市民仓促走过。而就在几百公里外的圣彼得堡,普京其时仍是个副市长,每天忙着处理市政业务。
那9平方公里的土地,尽管面积小,却像一块试金石,探索着两国在苏联崩溃后怎样从头调整联系。交代那天,鸿沟线邻近的风吹得草丛沙沙响,几个穿制服的战士站在岗哨旁,盯着远处的中方人员用木桩和铁丝拉起新的符号线。
俄罗斯这边派出的代表不多,带队的官员手里拿着一叠地图和协议,核对完坐标后就在文件上签了字。珲春那儿,接手的官员也在地图上标示了几笔,两边握了握手,问寒问暖几句后就各自散去。俄罗斯那时分正乱成一团,经济崩了盘,政权也刚换了新面孔,边境上的事不过是很多待办事项里的一小项。
1999年12月31日的夜晚,莫斯科的天空飘着细密的雪花,街上灯火通明,钟声从克里姆林宫的钟楼传出,回旋在严寒的空气里。
那天晚上,叶利钦在总统工作室里把一个黑色皮箱子郑重地交到了普京手上。这个箱子便是传说中的核密码箱,外面裹着皮革,边角有些磨损,里边装着能发动俄罗斯核武器的秘要设备。
典礼完毕后,电视里播放了叶利钦的辞去职务讲演,街头的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袄,有的在红场邻近燃放烟火,有的站在零下十几度的北风里看热闹。从这一刻起,普京正式成了俄罗斯的掌舵人,可那时分的俄罗斯却像一艘在暴风雪里摇晃的破船
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地压过来,美国和欧洲的禁令让俄罗斯的银行账户被冻住,石油出口被卡得死死的。国内的经济更是糟得无法看,商铺里货架空了多半,工厂的机器停在那里生锈,工人们领不到薪酬,街头还能看到排队领救助面包的长队。
到了2001年7月,气候转暖,莫斯科的空气里总算没了冬季的刺骨寒意。这时分,普京和中方代表在克里姆林宫里签下了一份重量级的文件——《中俄睦邻友好协作公约》。那天会客厅里铺着厚厚的红地毯,墙上挂着金框的油画,长条桌上摆满了文件和钢笔,还有几杯冒着热气的红茶。普京在公约的最终一页签下姓名。
中方代表站在他对面,身着深色中山装,手指翻开文件核对条款,随后也在纸上签了字。签完后,两个人走到桌子中心,伸出手握了一下,手掌在空中停留了几秒。窗外的莫斯科河水面安静得像一面镜子,河岸边的杨柳刚抽出淡绿的枝条,阳光洒在水面上,反射出点点金光。公约自身不算厚,几十页纸装订成册,封面印着两国国徽,里边写的都是些关于友好协作、各不相犯的条款,可最要害的,是给鸿沟问题的处理开了个口儿。
2004年的深秋,莫斯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,细雨像线头相同从云里扯下来,打在总统官邸外的桦树上,把那些金黄的叶子弄得湿漉漉的。风一吹,树叶就哗啦啦往下掉,铺了满地,像给地上盖了层金毯子。
就在这时分,普京坐在官邸的书房里,桌上摊开了一份文件——《中俄鸿沟东段弥补协议》。这文件不算厚,几十页纸订在一同,封面上印着两国国徽,里边写着阿巴该图洲渚那34.55平方公里的归属问题总算敲定了。
签署的进程没啥大动态,没记者也没摄像机,便是几个穿西装的帮手站在周围,把签完的文件收好,装进文件夹里。这34.55平方公里的地儿,在地图上看也就一个小点,可这块地处理了,意味着中俄边境东段的线算是完全画清楚了。
到了第二年夏天,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军事设施开端拾掇东西撤走。那天太阳晒得地上发烫,战士们穿戴迷彩服,汗流浃背地拆着铁架子,把雷达和帐子一件件搬上货车。货车轰隆隆开起来,轮子压过土路,扬起一阵尘埃,渐渐消失在远处的树林里。撤的时分,周围还有几只野兔子蹦来蹦去,草丛里窸窸窣窣响个不断。
与此同时,北京街头的大屏幕上正放着普京曾经在车臣战役时说过的那句话:“宽恕是天主的事,咱们的使命是送他们见天主。”屏幕底下人来人往,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,路旁边摊上烤串的烟味飘得老远。这句话是好几年前说的,可那股硬邦邦的劲儿一向没变。
不管是抵挡车臣的配备,仍是跟我国谈鸿沟,他都是这路子——该出手时就出手。远东撤兵那天,几个军官站在空了的营地边上,手里拿着地图,指指点点确认了最终几块配备的方位,然后钻进吉普车一溜烟走了。这次撤离,把鸿沟线邻近的气氛弄得松懈了不少,北京和莫斯科的官员后来又开了几回会,翻着地图和档案,把细节再捋了一遍。
2008年10月14日早上,黑瞎子岛的江面上飘着一层薄雾,雾气里能看到几艘渔船晃晃悠悠地划过,水面上泛着细细的波纹。岛上空,几只白尾海雕拍着翅膀回旋扭转,翅膀划破空气的声响在幽静里分外清楚。这天是黑瞎子岛回归的日子,普京第二任总统的最终一个大动作就在这儿落下了。
两国代表站在一块新立的界碑前,手里抓着红绸,悄悄一扯,红布滑下来,显露刻着中俄两国字的石碑。碑不高,灰白色的石头被江风吹得冷冰冰的,周围还插着双面旗子,一面是俄罗斯的双头鹰,一面是我国的五星红旗。
黑瞎子岛西侧这块171平方公里的地儿划回我国后,国内却炸了锅。莫斯科的杜马大厅里,几个议员拍着桌子吵吵,说这是“变节前史”,声响大得走廊里都听得见。后来,普京让人从档案库里翻出一份《尼布楚公约》的复印件,纸都黄了,边角还有道破,上面写着几百年前的鸿沟约好。
他把这东西拿出来,往桌子上一放,议员们的声响就小了下去。那年8月,他还去了北京看奥运会开幕式,坐在看台上跟其他几个国家领导人一同,场子里烟火轰隆隆炸开,天坛的影子映在夜空里。可就在这时分,俄罗斯的特种部队正扛着配备在高加索山里跑,浑身泥泞地清剿配备分子,枪声在山沟里回旋。
北京的开幕式完毕时,烟火还在天上炸,普京动身跟周围的领导人握了手,坐车回了宾馆。黑瞎子岛回归那天,江边的渔民照旧撒网,水面上漂着几片落叶,岸边的界碑静静立在那儿,上面的字被晨光照得清清楚楚。俄罗斯这边撤了几个哨卡,货车开走时压弯了路旁边的草,我国这边派人过来钉了几个木桩,拉起铁丝网。
从1991年到2008年,四次疆域偿还累计约199平方公里,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或许仅仅九牛一毛,却记录了中俄联系从低谷走向协作的弯曲进程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,西方对俄施行全面制裁,中俄边境的安稳通道显得很宝贵。
参考资料:[1]王春良,李蓉.略论苏联从我国占去黑瞎子岛[J].山东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8,53(6):64-69
下一篇:一边煮饭一边狂躁的原因有哪些